石河子大学2022-2023-1学期线上课堂教学质量督导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

发布者:教学评估中心发布时间:2022-11-29浏览次数:466

主要问题一:教学方法单一,以讲授为主,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师生双向交流不足,课堂缺乏设计,表现在课堂气氛沉闷,授课内容不精练,条理不清晰,重点难点不突出,授课内容与课件联系不紧密。授课期间关注线上学生学习状况不够。

原因分析:教学观念陈旧,未树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投入不足,教师对雨课堂各项辅助功能了解不够,线上教学技能不熟练,雨课堂各项互动功能不能灵活运用。没能充分考虑线上教学特点,简单复制线下教学,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学重点难点不突出,教学环节不紧凑,要么课堂信息量太小,要么拖堂不能完成当堂教学任务。

整改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教育思想,从注重知识传授的“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教学方式转变。

2)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精讲多练,利用雨课堂中的互动插件,精心设计有效的师生双向交流互动环节,增强互动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依托教学评估中心(教师发展中心),构建多维度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体系,采取多种分类管理方式开展教师教学技能的指导与培训。加强对雨课堂的深度培训,熟悉雨课堂各项辅助功能。

4)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教学研讨,帮扶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

主要问题二:教师关注知识的讲解多,课程思政、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合不够。

原因分析:“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不强,认为专业课教师主要职能是传授知识,导致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互割裂,没有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整改措施:

1)教师要树立教育书育人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师教学第一要务

2)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思政素养,帮助教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3)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

4)加强优秀“课程思政”案例示范引领作用。

 

主要问题三:多媒体课件等同于讲稿,过分依赖PPT,制作课件文字繁多,重点难点不突出,部分页面文字与底板色差小,字体较小,清晰度不够好,影响到教学效果。

原因分析:

1)对多媒体课件存到一定的偏差,思想认识不到位,堆砌文字,照“屏”宣科,认为课件就是讲稿,在使用PPT辅助教学时,过分依赖,没有重点。

2)缺乏熟练掌握PPT教学技术的操作技能,制作PPT质量不高,表现在颜色搭配不和谐,部分页面文字与底板色差小,文字多,字体小,清晰度不够;页面布局不合理,结构层次不清晰,序号标识不规范,影响到教学效果。

3)未很好地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手段结合。

整改措施:

1)优化PPT,凝练内容,突出重点难点,使其在内容上逻辑清晰、重点分明,形式上更美观。

2)将传统教学手段(如写字板)与现代多媒体手段融合,建议利用手写板等电子设备进行板书,利用雨课堂黑板功能,进行“线上板书”和多媒体结合。取长补短,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3)加强学院对课件使用的审核力度。

4)加强PPT制作技巧培训,促进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主要问题四:雨课堂数据统计显示:教师发起的课件数、试卷数和公告数相对偏少,学生对课件的平均预习率和试卷完成率偏低。

原因分析: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自觉性够,自主学习能力偏弱,参与度不足。教师过程性监督不够,课堂监管未落实到位,难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整改措施:1)加大雨课堂深度运用的培训力度,尤其针对年龄较大教师,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促进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利用平台课堂教学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功能采集学生学习数据,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

2)发动学办、团委、辅导员等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严格考勤管理制度,利用大数据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管理。

主要问题五:教师在使用平台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网络卡顿现象,部分雨课堂出现黑屏或声音滞后现象,使得学生的课堂体验感有所下降。

原因分析:网络不稳定,大规模线上教学的开展过程中,网络卡顿问题时有发生,出现拥堵,不顺畅。

整改措施:联系雨课堂管理员通过升级网络配置,提升网速,保障线上教学顺利开展;教师在使用固定的主教学平台外,要备选一个教学平台。一旦发生问题,立即转入备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