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成长录┃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石河子大学获奖教师专访

发布者:教学评估中心发布时间:2024-09-10浏览次数:317

2024826-830日,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上海交通大学顺利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的159名高校青年教师同台竞技,一展风采。我校青年教师表现优异,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维老师获得思想政治课专项组全国一等奖、化学化工学院于二雷老师获得理科组全国二等奖、医学院王竞州老师获得医科组全国三等奖、经济与管理学院张记元获得文科组全国三等奖。

第七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教师合影

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展现了卓越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此次竞赛不仅是一场教学的角逐,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交流和碰撞。


同台竞技:共促成长之路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其课程设计的原创性、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我校获奖教师都是第一次参加全国级青年教师比赛,他们的备赛经历是怎样的呢?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分三个阶段进行比拼,“校赛更像是一个自我挑战和探索的过程,更多的是一种尝试和学习的态度。省赛是紧张和兴奋交织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与兵团高校的老师们交流比拼后,更加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国赛的备赛过程变得更加艰苦,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会对教学设计进行反复的修改和完善,甚至每一个细节都会反复推敲。”于二雷老师回忆一路参赛的过程。

参加青教赛的过程中,王维老师的心态比较轻松,他一直秉承着与不同学校、不同学科青年教师交流的态度,“我希望自己在全国舞台上能够尽量展现出兵团思政人的风采,在一年的参赛过程中我更多的感受到教材的坚持、教法不断提升的重要性。”

王维 思想政治课专项组一等奖获奖教师

在备赛的三个阶段中,校赛只有8个教学片段,相对较轻松,省赛提升到10个教学片段,国赛则增加到16个教学片段。”在将近一年的过程中,张记元老师不断地对自己的上课材料进行打磨和演练,一遍又一遍。“国赛阶段无论是教学设计和课堂展示都需要有非常高的水准,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打磨。比赛的一路经历,对我的教学生涯非常关键,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过程。”

王竞州老师认为比赛对他教学生涯的实际影响远远超过了荣誉本身。“青教赛在我心里本来是高不可攀的,没参加比赛之前我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青年教师,对知识点的熟悉度和课堂节奏的把握都非常的浅显。”“每一轮比赛后,我都会总结和反思,经常把之前的比赛材料推翻重做,工作量也是逐级增大的。在备赛打磨中,教学思维、重难点知识的讲解技巧、课件制作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传承与突破:高校“青椒”的教学之道

讲好一堂课,既要继承传统的教学理念,又要不断探索与创新,寻找自己的教学之道。

青教赛见证了一个老师从青涩走向成熟,从迷茫走向自信的过程。”张记元老师这样说到。“教学是一个美与智的结合。美有三,课件优美,语言优美、形体优美;智有三,课件设计的逻辑性、前沿性、实践性”。为了能在讲台上站得住,站得稳,结合前辈们传授的经验与自己的实战,他每次比赛后都会大量的反思与修正。“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自己教学设计的水平,更加贴近理论前沿和实践情况,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顶天立地。”

校赛后,被学生赞扬的于二雷老师更加坚信,跨学科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更广泛的知识视野和跨领域的思考能力。“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参加青教赛更新了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比赛选手、行业前辈的身上,于二雷老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和革新。“参加比赛是一个全面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它不仅让我在比赛中取得了成绩,更重要的是,它对我的日常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帮助我成为了一名更加成熟的教师。”


于二雷 理科组二等奖获奖教师

在学院前辈的鼓励下,王竞州老师一路成长,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要以教材为基础,不断完善课程知识框架、融入思政元素,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和价值塑造前,自己先接受精神洗礼。”“在备赛过程中为了一件事情不断突破自我、精疲力尽但竭尽全力的经历,是我非常宝贵的记忆。”

站稳讲台是一件来之不易的事情,取得成绩除了自己的努力,也是因为站在了前辈们的肩膀上。王维老师提到,前辈们的指导和建议非常重要。“教师发展中心提供了一次赛前培训,让我们能与参加过国赛的选手、评委沟通学习,为我们未来在全国青教赛中的表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备赛,我更加意识到,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深耕教材,不断强化教学手段与方法。通过反复讲课磨练,将教学理念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沉淀与积累。”

激励前行:以热爱引领学习之旅

参加青教赛的这段旅程已经结束,老师们的教学之旅还在继续。他们以热爱为动力,用知识和智慧去点亮学生的未来。

王维老师在青教赛的旅程中感受到,“兵团赛中能够与各位选手同台竞技,全国青教赛中与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们共同展现思政人的风采,这都是我一生中非常难忘也非常荣幸的事情。我非常感谢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为我们提供的机会与培训,校工会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前辈提供的帮助与支持。希望接下来参加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教师们能够勇攀高峰,能够认识到我们在教学中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一定会取得回报,能够敢于去和全国的高手同台竞技,展现出兵团思政人的风采。”

参加青教赛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值得珍惜的学习和成长之旅。”于二雷老师分享道。他鼓励下一届参加比赛的青年教师“不要害怕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在教学设计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考虑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点,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在教学中保持热情,这份热情将感染你的学生,也必将会在比赛中感染评委。”“感谢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提供的专业培训和交流机会,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我们教学技能的提升。同时感谢校工会提供的机会与平台、我们学院在备赛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我将继续努力,把比赛的经验和收获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为学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竞州老师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感叹道:“青教赛是一种能快速高效提升教学能力的经历,希望各位想参加青教赛或还在犹豫的老师,勇敢的站在讲台上,用心去设计、尽力去准备,比完赛你就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的强很多。”取得成绩离不开学校、学院的帮助,“我们选手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的背后有兵团和学校各个阶层的关怀。”


王竞州 医科组三等奖获奖教师

张记元老师也同样感慨到“青教赛是一个绝对不能错过的锻炼教学能力的平台。”“取得这些成绩并不是靠个人的单打独斗,感谢石河子大学给青年教师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特别感谢教师发展中心为参赛老师提供的教学资源,以及长期的关注与支持。最后感谢经管学院为自己组织的教练团队,感谢每一位为此次赛事付出努力的老师。”

张记元 文科组三等奖获奖教师

如今,比赛已经结束,他们的教学之旅还在继续。这段旅程的的经历与认识将会运用在每一堂课中,以青教赛为新的起点,将成果与教学、科研工作深度融合,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贡献新一代青年教师的力量。

通讯员 牛智源